【抗震救灾】送变电:深入震中勘察35千伏九火线重建路径

“原地重建几乎不可能,必须选择新的路径。”8月14日8时,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抢险突击队会同设计、属地单位、专业飞巡队一边商议着35千伏九火线受损区段重建方案,一边驱车赶赴震中勘察新路径。

“前方山体有飞石!”观测区人员高声喊道并挥手示意,打头阵的车辆迅速刹车,并通知后方停止通行。10分钟左右,山体上的白烟基本消散,车队迅速通过飞石路段,抵达安全点停靠。

9时,八旋翼无人机在一块平地顺利起飞,沿着九火线悬在塌方山体间的N13杆塔附近山体飞巡。“N13在这里,要尽快避开这片山体选定替代点。”“这片地质有滑坡,再看看那一片山体...这片区域重建一基塔应该没问题。”四川送变电抢修负责人陈玉博指着无人机图像显示屏说道。历经3次航拍,反复确认后,最佳塔位初步定点有了眉目,但仍需进入丛林中实地勘察。

穿梭在植被茂密的九寨沟景区丛林,勘察人员踩着湿滑泥泞的上山路,相互盯防附近的地质隐患,朝着初定方位快速前行。“这地儿临河,地质松软,基础施工不便,上面那个平坡重建更佳”爬上爬下,反复斟酌后,N13的“重生地”得以落实。

10时,勘察队继续前进。“转弯处塌方严重,前方情况不明。”陈玉博下车观察,迅速通过有裂纹的路面,查明前方道路情况后,向后方车队示意通行。而在前往N14塔背面的山路上,前方又一段山体被余震震塌,道路彻底中断。“大家小心点,不要走左边断裂处”,见前方无继续行进条件,车队立即调头避过危险地段,就地进行第二处无人机勘察。

历经一日艰难勘察行进,35千伏九火线受灾区段重建方案已初步拟定,但由于余震、垮方、飞石等九寨震中险情以及景区林木保护问题,九火线重建方案仍需进一步评估、商定。

据设计方透露,35千伏火地坝变电站附近已找到一条在建的送电通道代替受损的九火线。由110千黑中线T接至在建的110千伏隆康变电站,同时拟建一条长约5-7千米线路,将隆康站与火地坝站相连,为九寨沟景区提供可靠供电保障。